本网讯(通讯员 于永锋 万兴春)肃州区果园镇充分发挥镇村综治中心“一厅五室”职能作用,压实工作措施,重点对刑释人员、社区矫正人员、吸毒人员、邪教人员、精神病患者等人员逐户摸排登记,逐个制定“一人一案、一人一策”管控方案,落实基层派出所、镇综治中心、村(社区)、家庭四位一体管控责任,扎实做好法律宣传、政策落实、困难救助和思想疏导等工作,有效防止个人极端行为及群访事件的发生。同时,落实帮教防范措施,竭力为果园镇经济社会发展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高效的法治环境和优质的服务环境。
靠实工作责任,强化组织领导。严格落实政法委员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班子其他成员一岗双责的稳控工作责任制,为重点人群管控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同时建立健全了教育、服务、帮扶、管控“四位一体”的重点人群服务管理新机制,制定管控方案、落实工作措施、明确职责任务,确保重点人群管理服务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聚焦重点人群,深入开展摸排。充分发挥镇村组三级网格及行业主管部门力量,按照“过筛子、梳篦子”的模式,全方位、拉网式对辖区内重点人群进行全面的摸底排查,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并将排查到的信息与重点人群信息平台和档案资料逐一核对,建立档案台账,确保重点人群管理服务工作做到有的放矢。
建立预测预警,提升应急处置。全面推行重点人群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建立摸底排查、研判评估、预测预警、风险告知、分级防控、应急处置六项制度,完善预警处置响应流程,各村、各部门对排查的风险点,建立风险清单,定期分析研判,做到早预警、早干预;全面落实“两个全覆盖”要求,严格推行“五步工作法”,着力推进稳评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切实从源头预防和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
创新管理模式,强化社会面管控。推行重点人群“警格+网格+N”管理模式,依托网格员身处前沿一线及“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组织网格员参与重点人群管理服务工作,同时动员志愿者、社会工作者参与其中,时刻掌握重点人群思想动态、生活状况和活动去向,有针对性精准开展监管和帮教工作,为边湾社区2名社戒社康人员提供公益岗位。镇综治中心采取警网融合,不断拓展监管渠道、延伸服务触角,启动会商研判、社会面查控、应急处置等勤务模式,解决好重点人群反映的突出治安问题,将不稳定因素掌控在萌芽状态。
及时疏导化解,落实心理干预。镇村综治中心规范设置心理咨询室或社会组织工作室,组织心理服务工作者、网格长、心理健康志愿者,及时疏导化解突出问题,特别是对生活失意、心态失衡、行为失常、性格偏执等人员的心理疏导和干预,防止产生极端心理,维护全镇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强化帮扶措施,落实教育转化。果园镇综治中心并与派出所、司法所干警等组成帮教小组,开展“一对一”或“多对一”帮教转化工作,对刑释人员、社区矫正人员、吸毒人员、邪教人员等人群定期访谈,准确掌握重点人员的家庭情况,深入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生活状况,矫正思想和行为偏差。发挥民警“懂法律、讲政策、会调解”的优势,实现警网深度融合,民警与网格长联系对接后,共同上门,共同帮教,开展入户走访、宣传教育、面对面谈心、提供就业信息等帮扶措施,使其反映的一个个问题迎刃而解,一桩桩矛盾成功化解,达到了“1+1>2”的综合治理效果。确保“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