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济南市委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围绕全市三年禁毒人民战争进展成效及易制毒物品管控工作相关内容进行发布并答记者问。济南市禁毒委副主任、市禁毒办主任、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刘刚,市禁毒办副主任、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支队长李友忠出席发布会。
这次疫情对济南毒情形势有什么影响?
疫情过后,济南市一些涉毒风险将会加快凸显:
一是涉毒违法犯罪发案量面临反弹。随着交通、物流、寄递等行业秩序恢复,吸贩毒的活动也会随之活跃。
二是吸毒人员肇事肇祸风险加大。部分行业人员因降薪、裁员等问题生活压力增大、负面情绪积聚,从而更容易导致发生吸毒后肇事肇祸案事件。
三是网络涉毒犯罪比例将进一步增大。疫情将加快各行业与互联网融合,不法人员不断翻新作案手法,迷惑性、危害性更强,并可能借疫情全球扩散机会,境内外涉毒因素交融流动。
四是易制毒化学品、重点制毒物品流入非法渠道的风险增加。医药化工行业将会存在个别企业和个人为了追求经济利益、铤而走险,非法从事易制毒化学品、重点制毒物品和设备、芬太尼类物质及前体的生产、研发和贸易,导致上述物品流入制毒渠道。
2020年全市缉毒执法工作有什么举措?
下步,缉毒打击要“以提升战果为核心,聚焦重点维度,全方位净化我市治安环境”。近期,济南市已部署开展为期6个月的“风雷扫毒2020”专项行动,结合全国正在开展的“净边2020”和“集群打零”专项行动,大力打击各类涉毒违法犯罪,特别是零包贩毒活动,切实提升群众对禁毒工作的安全感、满意度。
重点关注济南市毗邻山东省毒情相对严重地区的区县,由市级公安机关牵头,形成跨部门、跨地区的一体化作战机制,力争打击一批制贩毒人员,查出一大批吸毒人员,打掉制毒窝点及制毒原料窝点,缴获一大批毒品以及易制毒化学品,破获一批有影响的涉毒案件。重点打击涉大麻、新精神活性物质、精麻药品和芬太尼类新型毒品违法犯罪活动。
近年来,随着全国传统毒品管控和打击力度持续增大,替代传统毒品的新型毒品不断涌现,加之受欧美国家大麻合法化影响,济南市吸贩大麻、非法买卖新精神活性物质、精麻药品和芬太尼类物质及前体案件也有了一定的抬头趋势。全市各级公安禁毒部门,将加强此类案件线索的搜集和研判,拟以现有案件为突破口,予以坚决打击。
公安机关在缉毒打击技战法、合成作战上有哪些优势?
在技战法层面:近年来,济南市公安禁毒情报部门创新使用技战法,得到公安部禁毒局、省厅禁毒总队的高度认可,并在全国禁毒系统推广使用。我们将不断整合现有情报资源,并采取“以战代训”的方式,组织全市禁毒情报研判骨干,对涉毒线索和在侦案件进行集中深度研判。按照“有案必研、有案必立、逢案必查、逢案必破”的要求,切实提高线索转化率。
在合成作战层面:禁毒部门深入推进“全市侦查打击一体化”机制,打造多方共享联动的禁毒合成作战平台,丰富打击手段。同时,引入社会情报信息资源力量,探索“警企联创”新模式,实现“智慧分析、精准打击”,提升侦查打击工作效能。
今年开展全市重点制毒物品综合治理专项行动,联合多部门从“三个阶段,四个重点,五个措施”入手,请具体介绍一下?
三个阶段分为:基础摸排阶段(4月15日至6月30日)、清理整治阶段(7月1日至11月30日)、总结验收阶段。
“四个重点”是重点企业、重点场所设备、重点人员、入滇重点制毒物品。
五个措施:
1、落实对涉重点制毒物品企业、负责人,物流货车司机、医药化工从业人员告知宣传措施。
2、落实收寄验视、实名收寄、过机安检“三项制度”,加强物流寄递渠道监管。
3、组织禁毒、交警、特警、治安等部门警种在全市集中开展制毒物品公开查缉行动,织密“一区(县)一防线”查缉网络,堵截非法易制毒化学品和制毒物品,确保“零流失”。
4、加大双向查缉、案件经营和来源倒查力度,专项打击涉制毒物品违法犯罪,彻底查清制毒化学品流失环节,堵塞监管漏洞。
5、市县两级禁毒办牵头公安、商务、工信、行政审批服务、应急管理、市场监管、交通运输、生态环境、邮政管理、海关铁路等部门成立联席会议工作组,围绕“注册、入网、办证、运输、仓储、出口、核查、查验、告知、问责”等十个关口,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从严落实《全省制毒物品管控十严规定》。
来源:济南市禁毒办